喜好騎行的朋友越來越多,因為工作的關系,可挑選的騎行時刻一般只要夜晚和周末,節假日,夜騎成為一種很流行的挑選。因為夜騎的特殊性,車燈就成為必需品,那么如何挑選自己愛車的車燈呢?
夜間騎單車時,周遭的汽、機車總如同對你視若無睹?開車的時候,有沒有被暗處沖出來的單車驚嚇過?別“鐵齒”了!夜間騎車不開燈,就像黑人半夜抓烏鴉,看不見便是看不見!
自行車燈的重要性
車燈將成為自行車規范配備。 依據臺灣警政署的交通事故計算,自2003年至2006年間,臺灣自行車事故死亡人數為664人,占總交通事故死亡的5.83%,比例適當高!再細看騎自行車死亡事故的產生時刻,雖然白日騎車的人遠多于晚上,但夜間到清晨這段時刻的事故死亡率卻高達4成5,明顯偏高的數據凸顯出自行車照明設備的重要性;因法律并未強制自行車裝設燈光照明設備,以及車身上的反光裝置不足,導致自行車在視野不良的狀況下行駛時,很容易與汽、機車產生擦撞事故。
因而臺灣警政署正在研擬,未來沒有前、后車燈照明的自行車,晚上不能騎上路,違者將罰款300~600元(新臺幣)。其實大多數有騎車習慣的車友都早已了解車燈關于行車安全的重要性,也都將車燈視為必要配件。
如何挑選自行車燈
市面上很多車燈產品的功能與價格都有很大落差,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車燈光源的品種與強度是顧客Z在意的,也是影響車燈售價的重要因素。市面上zui常見的燈泡有3種:鎢絲燈泡、HID和LED。要了解光源強度,首先要知道光的單位:流明(Lumens),它表示單位時刻輻射光能量的多少,也能夠說是光宣布的總量,流明數越大代表宣布的光越多,當然也越亮。
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氣體放電燈泡,也稱作氙氣燈,發光效率高(1W的發光約50流明);zui早是用于運動場的照明燈,后來汽車也用它來取代傳統的鹵素燈。因為擁有高照明度(約是鹵素燈的三倍)、低耗電量(約一般鹵素燈泡的一半)的特性,壽數可達2.000~3.000小時,逐漸被移植到自行車燈上運用;HID可說是現在自行車燈Z亮的挑選,但價格不菲,主要是給需要強光照明的專業選手和山林探險喜好者運用。
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電子零件,并一起具有二極體的特性,也便是具有一正極一負極,只要從正極通電時LED才會發光,故給予支流電時 LED會穩定地發光,假如接上交流電,LED就會呈現閃耀。初時多用在指示燈、顯示板上,跟著白光的發光二極體出現,也被當作照明運用。它除了具有效率高(1W的發光約60流明)、壽數長(約5~10萬小時)、不易破損、照明時溫度低和價格適中等特色,Z重要的是他還有省動力與無汞環保的長處,因而被稱為世紀新光源,也是自行車燈的主流。